2014年4月7日星期一

66. 活地阿倫自作自受。伽利略傳。你為甚麼不是 Steve Jobs。喜靈州.....分享夜




「隨想」的定義就是字面這麽簡單:看完戲,想到什麼便說什麼,東拉西扯,分享一些看劇的點滴,亦作為多給劇團正面回應和鼓勵的渠道。

喜靈州心慈聖母瑪利亞獻主會(離島分會) 修女突然集體魂歸天國籌募善終經費慈善歌舞暨堅守信仰分享夜 觀後随想



(the numbering order below is entirely random)



1. 回流後廿年來在港看musical,總覺得觀眾對付出掌聲吝嗇,很多時候一曲完畢,雖然表現不錯,但沒掌聲。多倫多, Niagara-on-the-lake, Stratford (Ontario) 等地的musical演員幸福得多!在Nunsense 這齣musical來說,觀眾的掌聲和現場氣氛尤其重要,甚至可說到了make or break的程度,余振球導演很聰明,劇未開始已有姚詠芝和馮夏賢在台下和觀眾打交道,然後更利用劇情 (院長趕船遲到) 跟觀眾操練鼓掌歡呼,效用立見:廿年來的musicals,這齣看得最投入,開懷!



2. 2002《邊城》以來,等待着看一齣馮夏賢有很多歌的musical,錯過了Nunsense首演重演,今次終於看到,而且大有驚喜,有巧妙的布袋木偶對唱,有壓場的搞笑問答遊戲,歌中還有幾句似乎是parody“The Magic Flute” Queen of the Night……..滿載而歸。


3. 每說起馮夏賢,便會好懷念「打開天窗甘國亮」(說的是節目,甘生精神奕奕,常在我neighbourhood撞見!)馮夏賢作嘉賓的一輯,是在多倫多上午時間收聽網上直播。

4. 「劇場空間」《坷廬謀殺案》(網誌50) “猜卞士五中二,看伽利略傳》只匆匆的略看角色表,不易猜。Nunsense 亦然,但亦猜中姚詠芝的教長,其實最易是馮夏賢,五個角色中只有吳修女是soprano,其餘均是mezzo,當然除此之外,這劇要求五個都是belter

5. 適量的有味內容,如壬寅年,食譜多魚等等,更添樂趣。

6. 借問答遊戲宣傳《八美猜兇》,神來之筆,其實較早已問過票房有飛賣未,但尚未有,25 號公開售票再去。已經問了朋友借 Ozon 電影的 DVD 重温,今次有八個角色可供猜卞士,好玩死了!

7. 雖然自己尙未看,也熱烈介紹給一個朋友,他有一個舞台劇業界中人的蘇格蘭朋友來港數天,一句粵語也不懂但要求看一齣本地製作,我想翻譯劇較合適,便提了Galileo Nunsense,那Scotsman 看過 Galileo (presumably English translation) 但今時間不夾,只看了Nunsense,朋友回報他雖然半句也聽不懂,但笑足全場,中場時還跟演員大打….不是出手,是交道

8. 喜劇最難演,歌舞喜劇難上加難,演員需要百般武藝,件件皆能:歌有獨唱,和聲,belting;舞有ballet, tap dance, musical 的基本 choreography。更重要的是演技:表情,形體,節奏,stage presence. 喜靈州心慈聖母瑪利亞獻主會(離島分會) 修女突然集體魂歸天國籌募善終經費慈善歌舞暨堅守信仰分享夜》精彩足全場,五位演員光芒閃耀演出中的highlight 太多,難以盡錄,特別欣賞是梁佩儀醉態 (或者可以叫作“high”) 可恭掬一段,她演過「演戲家族」《今夜芳華正茂》的Ann Choi和「劇場空間」《夢斷維港》的Clarice都看過,但都是很久以前的事。


你為甚麼不是 Steve Jobs  觀後随想

簡約的除了舞台設計外,還有是沒刻意分場,同時劇中角色索性用了演員名字。演員是四個多一點再加特約。多一點 是鄧樹榮,最後幾分鐘才出場。特約是一件叫做瑜伽的東西,雖然不是個人,但貫穿全劇,因為劇情是發生在瑜伽班的教室 (except for the stories recounted by the characters which, ironically, are really the main stories, told from their POV). 當然,瑜伽在這劇中的地位不及有些其他非人物 角色的重要 (例如叠配文,眷村,老裕泰茶館),但在這劇中卻起了特別作用,很多時候看劇的時會想到導演可能為暫時沒有戲但卻需要留在台上的演員頭痛,要花腦筋安排他們做些什麽。在這劇中,瑜伽不就是最佳solution?甚至對白也可以安排在瑜伽動作中進行。鄧樹榮是如假包換的有牌瑜伽老師,沒有得說,但四個學員也頭頭是道,實在難得,林林種種的動作 (或該叫靜作),雖未到打轉教室(網誌53) 蜘蛛女胆戰心驚的程度,但有時也叫人暗暗緊張。


沒有刻意分場,但在等遲到的瑜伽老師時,四個學員分别用quartettrio duet的形式順序推進劇情。開始時是閒聊式地給眼下的香港照肺,無所不及,觀眾自然投入,接着交待AskaIvy這对三十出頭中產夫婦喪女後的暗影 (情况和Rabbit Hole不大相同,是因久病,而不是其中一人疏忽),及對信仰 (基督徒) 的影響。筆鋒一轉,是gay的交通督導員 (俗稱 咖啡仔”) 阿達和風頭補習老師 (亦是Ivy表妹) 阿清的各自簡介,再接上一節前者六合彩食詐糊的搞笑篇。然後調子又轉認真 (但絕不沉重),是後者樂於為愛情輕輕鬆鬆作第三者的人生觀。跟着是阿達忿世的咖啡仔故事。到了這劇中的臨界點,調子又轉,用melodrama式情節串起幾個人的經歷。Coda是老師終於來到,把觀眾又帶到另一個世界:南亞裔人仕在本地及其家鄉的觀點。



找出2007黎玉清主演的《菲爾德》(重演) 場刊一看卞士,乖乖不得了!當年一個也不識,今天卻差不多個個都是in my book一線演員:鄭嘉俊,張銘耀,朱仲暐,黄懿雯,歐珮瀅,宋本浩等等。菲爾德是古典之最,今次黎玉清演的時尚女性,標緻爽朗又思想開放,極有說復力地呈現了這時下已婚男性夢寐難求的不是第三者女朋友。彭珮嵐(網誌64沒有人做衛星相撞的夜空) 和梁家除了演繹這對夫婦的沉鬱,更叫人喜愛的一節是用夫婦之間的默契,用Don't Worry Be Happy逗得黃俊達樂起來,是全劇中最燦爛的陽光!
 
伽利略傳 觀後再随想

意猶未盡
…..科學無罪,本身客觀中性,但卻是把雙仞劍,而伽利略和Andrea 對科學的堅持,卻不應因此否定。伽利略人物也真有點如老夫子常出現的「耐人尋味」,未被這劇啟發前腦海中他的形象是典型的嚴肅受迫害學者,Google後才知道有不同說法,例如他屈服是 “to save his big guts” 布萊希特亦在劇中强調他愛享受,怕痛楚,但這和他熱愛科學沒有衝突。還有,劇中有心思的安排,伽利略和大主教這兩個人物初出場時,都是在穿衣服,是在隱喻人在最基本層面上都是一樣,性格是後來如衣服般一層層加上去?不論怎樣,伽利略傳》的主人翁是立體,人性化,三十三年前無緣,但今天看到馮祿德的演繹,仍是福氣。
伽利略傳 觀後随想

Time Out Hong Kong》的報導開始:

Perhaps less esoteric than Alice Theatre's previous critically acclaimed production – the catalogue includes Beckett's Endgame and the experimental Seven Boxes Possessed by Kafka – this freshly translated drama is still somewhat challenging in parts…… As one of Hong Kong's forefront troupes in contemporary theatre, there can be no better team to tackle Galileo's sticky ending.

HKRT 新文化運動的訪問值得收聽




每次看ATL的劇,珍如瑰寶的是有錢買唔到的導賞,今次也不例外,篇篇珠玉,特別精彩的兩篇,是馮祿德的《再演伽利略的斷想》,和陳恆輝的《淺談布萊希特的劇場美學-修訂版》,後者裡「陌生化效果」一課尤其精采,各種手法亦能從劇中一一印證:演技方面陳瑞如演繹Mrs Sarti用的型體效用立見;彭俊傑和黃穎文合作的《一個未來的嘗試》,由鄭嘉俊演繹出來,亦叫人耳目一新;鄺漢斌的木偶使這戲生色不少;最別出心裁的是()亮燈讓觀眾看導賞41頁的《對話》來配合陳瑞如台上頌讀。

前年看
《坷廬謀殺案》(網誌50) 前先看了原著小說,忍不住對着海報猜casting,雖然只有二對三錯,很好玩。今次雖然Google了劇本,但未有時間細讀,不過也跟人物簡介猜上一猜。最順理成章的是英俊小生和青春玉女:鄭嘉俊和譚芷翎分飾 LudovicoVirginia,但最後譚芷翎演中年的 Virginia 卻也沒有問題。陳瑞如的Mrs Sarti 更不用猜,上述她型體的誇張式演繹,十分欣賞。看過梁智聰在ATL的不少出色演繹不同角色,大致上感覺到Andrea 最合適,他演角色成長過程的立體感,尤其突出。羅松堅形象鮮明,演外露” (talking about性格) 的角式較多,例如《叠配文》(網誌61) 的講師和《弒君》(網誌51) King Duncan,今次可能性實在不少,演Priuli也很適合。看過不計其數的周家輝,可塑性極高,今次演兩角色 (不計其他路人甲之類)Federzoni 比較簡單,說到教皇,如果cast名單上有簡立強,必會猜他,周家輝兼飾,也是佳選。看過陳瑋聰《森林中的紅海》(網誌64) 的有一股年青人傻勁的角色,也直覺到他演 The Little Monk 不錯。馮祿德三十三年前的Galileo 無緣欣賞,但四十六年前看殷巧兒的《正在想》裡有個精靈的小子,一口氣背完一段很長很長的數白欖,觀眾掌聲如雷,不知是不是他?

伽利略傳》首演時,Richard Strass 的Thus Spake Zarathustra 已經面世差不多半世紀,理論上布萊希特是有可能採用作該劇的音樂,但史丹利寇比的《2001: A Space Odyssey 》要到1968才面世,使Zarathustra石破天驚的開頭幾個bar永垂不朽,所以我想應該是 ATL 的神來之筆,用它來收結全劇,絕!科學萬歲這主旨得由梁智聰向觀眾一鎚定音,擲地有聲。可是,心水清的觀眾,大概還記得開場第一個視象,就是屏幕上的蘑菇雲。原來廣島長崎之後,布萊希特修訂了他對伽利略的看法,有一個研究布萊希特的學者甚至說:Had those who wished to stop Galileo and scientific advance had their way, there would be no atom bomb. 科學吊詭之處,值得反思。
 
活地阿倫自作自受 觀後随想

孤陋寡聞,從來沒有把活地阿倫的名字連上舞台劇,臨急抱
Google,才知道他在過去半世紀中,寫了約一打舞台劇,2003 Off Broadway 面世的 Writer’s Block是兩套獨立的獨幕劇組成 (Riverside DriveOld Saybrook),亦是他導演舞台劇的 第一次。找到一篇 The New York Times當時的劇評分享*。以下的是第一身欣賞「中英版」演繹的觀後随想,沒有參考原作的劇評。

Riverside演員較少但時間較長,成功劇作家在僻靜的河邊等情婦打算掟煲時碰上癫得好匀循的瘋漢索償他偷「橋」。Old Saybrook 可分為三個movement。開始是姊妹兩對夫婦在豪宅慶祝姊的anniversary時,多年前上手業主剛巧路經扣門要求進來懷舊一翻,寒喧之間竟發現了姐夫和姨仔偷情的秘密,喜鬧劇向來錯摸最易玩,今次殺手鐧卻是玩「糊塗」(Janwick的角色),很成功,笑得觀眾人昂馬翻。中段扭橋卻是借了皮藍德婁的《六個尋找作家的角色》(這劇本剛好黄曉初和賴慰玲最近講過**)。最後一段也是一個常用的手法,就是把旁觀者變成中心人物 (例如The Crucible裡面的John Proctor),外來的一對夫婦才是婚外情的 典範人物。

Riverside Drive主要是Edmond展示混身解數,把喜劇細胞發揮得淋漓盡致,但一掌拍不響,在《非常口》(網誌55) debut 的黃天恩配合得好,喜劇節奏完全掌握,Anna 出場時間不多,但一股紐約劃時代女子的冷艷攝魄勾魂。Old Saybrook 牌面是群戲,但鬧劇之後,戲終於還是落在EdmondAnna 身上,回顧「中英」這兩三年,見到的是Anna的成長,從《玻璃偵探》(網誌50) 初試啼聲,到幾齣黑盒,到幾齣大型作品中不是主角但有發揮的角色 (particularly Eponine),到了眼前一亮,提名最佳女主角的女童Helen Keller,到今次Old Saybrook裡開始步入中年的成熟女性。

有緣看了演出的最後一場,同時亦是
Melody Janwick 告別中英的演出,Edmond 一宣佈消息,Melody 已是眼淚漣漣,Anna Grace 也同時熱淚盈眶,場面實在叫人感動。中英的turnover 特別快,眼前的Edmond,回想和劉浩翔,林澤群,黃龍斌同是 新仔的時代,已彷似好久以前了。對Melody Janwick 覺得份外不捨,卻是因為有了黑盒的 近距離接觸,懷念兩人中英的日子,也自然是《同棲異想》(網誌46)和《出口/非常口》二部曲(網誌55)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